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指南

熬夜?刷手机?职场女性如何除“心魔”

来源:天水 时间:2021-02-18 作者:天水 浏览量:

天天加班“累成狗”、“买买买”倍感经济压力大、相貌平平如同“路人甲”……过去一年里,超过八成的职业女性在过去一年中,因各种原因曾出现过焦虑或抑郁的症状。而报复性熬夜、狂刷手机等现代生活方式,更是给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火上浇油”。

2019年12月1日,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机构主办、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承办的第14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召开。此次大会上发布了《中国职场女性心理健康绿皮书》,通过对1199位受访者的调查数据,对职场女汉子们的心理健康“大起底”。

超八成职业女性有过焦虑、抑郁

90后成“重灾区”

  调研结果显示,约85%的职场女性在过去一年中曾出现过焦虑或抑郁的症状。就最近三个月而言,约九成的职场女性都受到过“负面”情绪困扰,出现情感、心理和躯体症状。例如,近半数的职场女性表示自己易怒、易着急,或者是感到烦乱或害怕;四成左右的人感觉自己有衰弱和疲乏感,或者闷闷不乐、情绪低沉;此外,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职场女性因头痛、颈痛、背痛而苦恼。

  值得一提的是,越年轻的一代越受心理问题困扰,其中90后最为严重。调研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层的下降,职场女性中出现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比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80后、90后中均有约四成的女性“时不时”或“总是”感到焦虑或抑郁。约87.5%的90后职场女性表示,自己在过去一年中出现过焦虑或抑郁状态。

  专家表示,在80后、90后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中流砥柱,年轻一代的心理健康状况需引起重视。

工作 经济压力和外貌

影响女性心情的三大“元凶”

  对于中国职场女性来说,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调查显示,工作压力、经济状况和外貌身材是职场女性心理问题的三大“元凶”。而生理期变化、年龄增长、婚恋和家庭等问题也影响着职场女性的心理健康。

  具体而言,工作压力、经济状况横跨不同年龄阶段,成为影响中国职场女性心理健康的第一和第二大因素。越年轻的一代,在这两方面的困扰越多。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一代对自己的外貌身材尤为在意。在80后和90后受访者中,超过四成的受访者称会因此感到压力。

熬夜 刷手机

促成职场女性“心病”的隐患

  最新一期的《中国城市职场女性健康绿皮书》调查发现,熬夜和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现代化生活方式,或造成职场女性心理健康隐患。

  其中,睡眠和职场女性的心理问题呈现明显的相关性。睡得越早,心理健康状态越好。而熬夜的职场女性则伴随更多心理问题。例如,晚上10点之前入睡的职场女性中,表示在过去一年中“状态一直不错、未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占到四分之一。这一比例随着入睡时间的延迟逐步降低,在凌晨12点之后入睡的受访者中仅约一成。而心理健康状态越好的职场女性,其睡眠质量也越好。

  此外,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对于心理问题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使用这些设备的时间越长,出现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概率越大。这在“6至8小时”及“8小时以上”的使用者中均达到了近50%,远高于2小时以下使用者。

  近四成的职业女性对使用移动电子设备倍感疲惫,且对其带来的“信息爆炸”感到压迫。另有26%的女性因朋友圈他人的光鲜而焦虑。两成90后还因出门忘带手机或者手机电量告急产生压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独居或和陌生人合租一族的心理问题并不乐观。调研发现,与陌生人合租和独居一族中出现过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女性占比高达92%和87%。

其实,大部分人所经历的“焦虑”“烦躁”和“消沉”等情绪反应是短暂的,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且这些负面情绪可以通过诸多调节方式来化解。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专家们给职业女性开出三张维护心理健康的“处方”。

身体健康是基础

吃、动、睡三管齐下

  专家建议,职场女性从均衡膳食、规律运动和规律作息三个方面采取行动,来保持健康的体格,给心理健康“打底儿”。

  有研究表明,过多垃圾食品的摄入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而健康饮食则有积极作用。膳食的均衡和营养的摄入对于制造被称为神经递质的脑化学物质非常重要,这类物质能够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的神经末梢,降低机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并改善心情。由于工作忙碌或是需要时常出差,很多职场女性很难做到一日三餐饮食的合理搭配。这种情况下,可通过补充相应的营养素,保证短期内的营养摄入均衡。比如,Omega-3、B族维生素、益生菌和镁等营养素可以帮助提高记忆力、改善心情减轻焦虑、增强大脑功能、提升快乐情绪。

  适量运动、保持活力有效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柔韧度和肌肉力量。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刺激大脑产生被称之为“快乐激素”的内啡肽物质,帮助排解不良情绪。这其中,球类运动、团体操课等含有社交成分的团体运动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表现最为出色。此外,骑行、慢跑、健身房锻炼等有氧运动对心理健康也有显著作用。即使是压马路、做家务这样的轻度运动都会对心理状态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建议职场女性每次运动时长为45分钟左右,频率以每周锻炼三到五次为宜。

规律生活、充足睡眠。职场女性面临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多重压力,加班、出差、倒时差等情况很容易导致生物节律性的紊乱。除此之外,熬夜刷手机、咖啡成瘾、抽烟喝酒等现代生活方式也对人体生物节律性造成了一定影响。当然,这些因素也都是相对可控的。专家建议,职场女性应尽可能地通过自律排除这些因素对生物钟的干扰,保证按时作息、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充沛的精力。

“吐槽”“K歌”

多出口赶走“坏情绪”

  负面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极有可能成为一枚“定时炸弹”,在新的外界刺激后爆发成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专家建议职场女性积极培养多个舒解情绪的出口,并提供了一些对大部分女性适用的方式。

比如,可以向可靠的朋友、家人倾诉,寻求帮助;适当社交培养良好人际关系;培养多种爱好兴趣,不仅可以提升自信心,甚至还能增加工作的效率和创造力;此外,写日记、唱歌、大哭一场等等,总有一款适合你。当然,每个人自身情况不同,不同舒解方式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就是最好的。

寻求专业心理工作者的帮助

  数据显示,寻找亲朋好友倾诉、购物、睡觉、大吃、健身等自我调节方式最为中国职场女性所青睐,但较少人倾向于寻求专业心理工作者的帮助。然而有趣的是,“买买买”被中国职场女性认为是在面临心理问题时的主要自我释放途径,而此前她们又自称自己心理问题的第二大成因即为经济状况,这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一种循环。

  受到遗传基因、社会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有些人即便尝试自我解救方式都无法赶走“心魔”。这时,专家建议职场女性要格外注意并寻求专业心理工作者的帮助。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电话12320卫生热线,综合医院的精神专科或精神卫生中心,以及正规医院下设的心理门诊都是可靠的心理问题求助渠道。

均衡膳食、规律运动和规律作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有效之道,职场女性的心理健康都应基于身体健康的基础之上,若出现焦虑、抑郁状态,应及时排解,或向外界寻求帮助。希望每一个职场人都能拥有身体及心理的全面健康。

网站文章图片.png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0931)881-1283
工作日 9:00-19:00
官方微信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西北人才网 陇ICP备2021001325号-2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695号广场东口人才市场 电话(Tel):(0931)881-1283 EMAIL:admin@xbrc.com.cn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